"汪洋"的紫砂职称及个人简介查询结果 ,为保护老师个人隐私,证件末三位以“*”号代替。 | |||||||||||||
姓名 | 性别 | 证号 | 工作单位 | 专业 | 资格名称 | 评审通过日期 | 出生日期 | 05-07 年 | 08-10 年 | 11-14 年 | 14-16 年 |
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汪洋 | 男 | 320223198110251*** | 个体 | 制壶 | 工艺美术员 | 二○○九年十二月三日 | 1981年10月 | ![]() |
![]() |
||||
点击查看【汪洋】老师简介 汪洋,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,北京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,国画家。常年从事陶瓷绘画和紫砂壶陶刻艺术创作,自成一家,被视为当代紫砂壶陶刻代表人物之一。2013年2月,"解放日报"以"左右逢源、吞吐锦绣"为题介绍汪洋刻壶艺术,3月其紫砂壶作品《携琴访友》又在全国性工艺美术展中荣获"金奖"。 一旦投入紫砂壶刻制的艺术世界,大瓷网·大陶网艺术顾问汪洋自是左右逢源、吞吐锦绣。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,汪洋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刀刻方法。在熟练运用冲刀、双刀法等宜兴传统刀法工艺的基础上,除了将自己常年绘画积累的经验和感觉,包括篆刻、雕瓷用刀的感觉都有意融入刻壶外,他更创制了逆势切刀法、撬刀法等。要知道,紫砂壶上的人和物,囿于刻制和尺寸,不可能细雕细琢,这反而造就了简洁、清晰、生动的个性和视觉认知度。汪洋对此的理解是,抓住主要矛盾,强化人和物的关键转折部位,借以展示其姿态、动势以至表情和情绪。这种以少胜多的表现手法,自是造就了汪洋刻壶朴素与大气的完美统一。譬如,大面积的荷叶、鸟、山水中的石头、树叶,弄得不好就平了,质感出不来。只有把刀当作毛笔来用,使得线条轻重有变化,做到虚、实结合、笔断意连,才能拉开瓷画和刻壶的距离,并实现殊途同归。定睛细看,由其刻制的一把荷香十里壶,便是抓住了荷与鸟这一重点,而为表现荷叶的浓淡深浅,更是运用了撬刀等技法,不仅根据需要安排深浅,而且在深的里面再有深浅变化。于是乎,其立体感、幽境感,呼之欲出。其他像 天高气清香雪海秋江独钓秋韵论道图难得糊涂香祖携琴访友诸壶,都富于自己的创作个性。
|
|||||||||||||
|